
親愛的大家:
我參加了中華民國僑委會舉辦的「金僑獎」短片比賽,主題是「我的第二故鄉」。
雖然完全不知道如何製作短片,還是努力摸索做出了成品,用影片紀錄了我和陽光基金會的互動,還有去年辦明信片活動的過程。
現在短片已經上傳到活動首頁,大家可以前往瀏覽了! 六月十四日當天中午,則會開始開放網友投人氣票,每人一天可投一票,到時候就得靠你們了!!!

希望大家喜歡哦~

PS: 我的影片叫做: 心的距離‧兩個故鄉
這本書的出版日,跟我的生日是同一天,我們都是愛國寶寶:雙十節出生的。既然它跟我這麼有緣,我在它剛出版的時候就掛在邊欄中了,況且這是我的好格友王傑的作品,而我早就知道他的藝術才華,所以就就理所當然的一定得推薦給大家囉~
不過雖然我很嚮往這本書,但一直沒有機會拜讀。所以當我收到一本王傑寄來送給我的「畫家帶路.基隆小旅行」時,我心裡的感動自然不在話下!
我一邊閱讀,一邊在色彩線條中、字裡行間感受到王傑對故鄉深厚的愛,以及他想推廣基隆的特色建築和在地人文的心情,於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本書的讀後感寫出來,讓大家也知道它的好~
當生活和藝術完全融合在一起時,生命中的每個片段都能變成一副副的美麗圖畫。這就是王傑的圖畫作品和他著作的書給我的感覺。
無論是學生在畫室一角專心繪圖的身影,路人、行道樹、摩托車騎士、店面交織而成的街景,還是夜市攤子上買來的美味螃蟹,王傑用看似隨意的幾筆,就足以讓人讚嘆:「原來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有這麼美的一面哪!」
故鄉的歷史,結合了王傑一步步深入故鄉,再慢慢用畫筆探索它而寫成的心情故事,塑造成了一種獨特的寫作風格,就像是作者攜著讀者的手,一塊兒進入了一個充滿文化和人情的故鄉!
看似隨意的作品,其實處處有著細膩的驚喜,例如在介紹某小店面時,王傑畫室的入口和小招牌也悄悄的被他置入畫面中了,你找到了嗎?
一棟又一棟平時匆忙的路人看都不看一眼的建築,在畫家的筆下風華重現,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,又有多少美麗的建築、可愛的角落是自己一再錯過的呢?
突然,感到很慚愧:慚愧每天的盲和茫,不知該時時刻刻把握身邊的美。但也感謝有王傑這般懂得紀錄歷史、紀錄美景的藝術家,為我們這些俗人畫下了一筆又一筆的感動。
基隆人物也在王傑文字的刻畫下栩栩如生。他述說了日復一日推著車賣什貨的老先生的身影,消失在某個晚春午後不再出現,令人悵然;帶著小女兒堅守一小片店,努力生存在海港小城的夫婦,令人動容;倔強孤僻又不愛受人打擾的雜貨店老闆,令人莞爾;在台灣落地生根的外籍神父長久以來的熱忱,和永不退縮的決心,讓人感動。
隨 著書頁一張張翻過,心中有個小小的聲音沾沾自喜的響起:「懂得西班牙文真好~」因為,我能藉著畫家在圖上的隨筆,偷窺到圖畫背後的小故事,和畫家的心情: 被屋主無情相待的挫敗、哪個廟口攤子是屬於畫家的那個她家族的……想知道這些小秘密嗎?快去買書!看完了再來問我,再讓我為你把這些小秘密一一道出!不過我想問王傑:大陽媽廟的小巷裡,怎會有個Bar Colon呢?呵呵~
對於人們用完全不珍惜的態度面對建築遺產,以至於冷眼任其被隨意拆除,還有許多「現代」物件不斷的以強制方式加入故鄉的景色,他大多時候無能為力,王傑只好急急的將無人理睬的這些古老文化和建築,用溫暖的文字和淡彩寫生,細心紀錄。
看完書後我還有一個感想:這本書似乎是王傑寫來雪恥的!是他對全世界的宣言:「我,是個基隆人,別再說我是外國人了!」
而我能很確定的告訴你:王傑是個徹徹底底的基隆人!!!
你真的認識基隆嗎?建築篇、宗教篇、古早行業、小吃、市場、學校、私房景點,由王傑帶領你悠遊他眼裡筆下的基隆;讓他帶你走進廟口之外的山海小鎮吧!
去看看 王傑的部落格
爸爸跟妹妹聊天時說:「媽媽、爸爸和哥哥都是兔子,妹妹是小雞。」指的是我們四口的生肖(我們可是真的雞兔同籠啊~哈哈)
妹妹聽完後立刻反應:「可是,我們不是動物!」
媽媽OS: 我們確實是一家「人」啊~
媽媽:「妹妹,妳的兔子在哪裡?」(媽媽指的是妹妹的白色絨毛小兔子)
妹妹一邊指著自己的小肚子一邊高興的回答:「在這裡!」
媽媽OS: 不是說我們不是動物嗎???
某個夏夜逛街的時候走到一家婚紗店,因為燈光的關係,許多小昆蟲在櫥窗裡飛舞,還有更多的小蟲子停在華麗的禮服上。
爸爸牽著妹妹站在櫥窗前問她:「妹妹,妳喜歡哪一件衣服啊?」
妹妹立刻回答:「沒有蟲的那件!」
媽媽OS: 我們喜愛大自然,但不愛惱人的小飛蟲!
幫妹妹買了一枝芭比娃娃的新牙刷,妹妹問媽媽:「為什麼牙刷會變舊?」
媽媽說:「因為所有的東西用久了都會變老變舊啊。就像媽媽,媽媽也變老了……」
妹妹:「媽媽妳不老!妳很新!妳很新!」
新媽媽OS:馬屁真是拍到我心坎裡啦,小妞!